風起建章-嫣然篇 第九章

書名︰風起建章-嫣然篇|作者︰卡門|本書類別︰言情小說

「請主人翁出來相見吧。」

劉徹笑眯眯的一句,頓時把堂邑大長公主嚇的臉色慘白,然後又羞的滿臉通紅。

只有她的丈夫才有資格被稱為「主人翁」,但眾所周知,她寡居多年,家里又哪里來的主人翁?

真要說起來,便是自己養的男寵——董偃。

毖婦養情夫姘居,如果真要較起真來,那可是大罪。她身為長公主,代表的是皇室的臉面。就算是平民,五十歲的寡婦居然養十八歲的情夫,說出去也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。

「妾身無狀,辜負陛下,身當伏誅。陛下不致之法,頓首死罪。」

看著跪伏在地叩頭請罪的大長公主,劉徹在肚子里冷笑。堂邑大長公主,早就听說這老太婆已經五十多歲了,卻還色心不死,將一個賣珠人十三歲的兒子收為男寵。現在那孩子也才年方十八。

他這次特地來,就是為了好好告訴她要收斂一點,不要為了幫女兒爭寵而做的太過分。她身上可有著足以定下死罪的惡行,他只不過不願意戳穿罷了。

臉上卻不露聲色,表現地熱絡非常,「太主不必多禮,快請主人翁出來。」

大長公主只得厚著臉皮請董偃出堂見駕,兩人又雙雙跪下請罪。劉徹用好言好語安慰一番,又命賜宴,讓她和董偃分坐左右陪他飲酒。

從堂邑大長公主家出來後,劉徹正在回想酒宴上老太婆的窘樣,剛出發的車子卻被攔停下來。

是董偃,那美麗嫵媚遍身風流的十八歲少年。

「你有什麼事?」

「我來獻上我的忠心。」

「難道你原先竟然對劉家天下沒有忠心?」

「萬歲應該明白我的意思。」董偃笑了,媚眼如絲。

劉徹心中一涼,果然……

「听說長公主為了寵愛你,不但請人教書計相馬御射,還允許你日散百金、錢百萬、帛千匹,使得你名稱城中,號曰董君。你還有什麼不滿?」

「大長公主對我恩重如山,我要想報答她,能做的就是出人頭地。她雖然貴為大長公主,但終究只是個寡婦,永遠不可能將出身寒微的我推舉入仕途。早前,我得知了萬歲的招賢詔書,便對萬歲心生向往,我一直在想,是什麼樣的人,能有如此大的心胸度量?今日萬歲非但不責怪大長公主不守婦德的行為,反而用好言撫慰,甚至尊稱我為主人翁。萬歲以退為進,使得大長公主心中甚覺慚愧,對萬歲自然是感恩戴德,不敢再為了女兒之事同您作對。于是我知道,萬歲不但心胸開闊,還城府深沉——」

「好了好了,朕知道你的意思了。」劉徹打斷他的滔滔不絕,「說簡單點,你就是想改而跟從朕嘍?」

「萬歲明鑒。」

「大長公主好歹也養了你五年。」

「水往低處流,人往高處走。」

劉徹看著董偃,這鮮花一般嬌嫩的少年,為何說出來的話是如此冷酷無情?

劉徹哈哈大笑起來。

什麼是忠貞?什麼是恩義?什麼是舉案齊眉?什麼是相敬如賓?什麼是白頭偕老?什麼一夜夫妻百日恩、百日夫妻海樣深?

騙人的!全是騙人的!只有抓在手中才是確確實實的擁有,而一旦放開手,便將煙消雲散。

「好呀,過來吧,到車上來。」劉徹伸手,將歡喜的董偃拉上車。

車簾一放下,劉徹立即粗暴地將他撲倒。

「來呀,小賤人!朕倒要看看你有什麼本事取悅朕!」

***

一個多月過去了,衛青的傷勢已復原的差不多。能下地走動後,便開始了練習,他必須盡快讓身體恢復到以前的狀態,甚至更好。

鮑孫賀公孫敖每天都給他講朝廷中又新發生了什麼。比如,三姐衛子夫平安地生下了一個女孩,二姐衛少兒五歲的兒子得到了皇上的賜名。當時皇上的耳朵里被蜈蚣鑽了進去,怎麼也趕不出來,正好衛少兒帶著兒子到宮中來看望衛子夫,不知怎麼孩子突然哇哇大哭起來,這一哭,就把蜈蚣給嚇了出來。

「去病消災,去病消災……這孩子就叫去病吧。」劉徹逗弄著牙牙學語的幼童,將一個玉佩拋上拋下。幼童睜大了點漆一般的大眼楮,盯著劉徹手中不斷翻滾的玉佩看個不停,如同蓄勢待發的豹子一般,在玉佩被再次拋起又落下的時刻,猛然伸手抓住搶入自己懷里,讓劉徹接了個空。

幼童為自己的成功高興地拍手歡呼,卻把旁邊的女人們嚇的不輕,紛紛告罪。劉徹微微一楞,露出玩味的笑容,「好孩子,是個可造之材。」

「蜈蚣?」衛青想起自己在放羊的時候就曾經被這種蟲子咬過,腫起老大一個包,又沒有藥,疼了有小半個月。

「是的。驚蟄一過,蟲子、長蛇什麼的就都出來活動了,見溫暖的地方就亂鑽。所以這個時候宮殿的四周和犄角旮旯里都會灑有驅蟲的東西。」

「那怎麼還會鑽到皇上的耳朵里?」

「這正是有文章的地方呀。」公孫賀笑了,「如果只是巧合,那就更方便制造一些文章。」

「只是一條蜈蚣鑽到人耳朵了,能有什麼文章?」

「這個……你知道什麼是‘巫蠱之術’嗎?」

「那是什麼?」

「所謂的巫蠱,就是通過法術來對他人實施詛咒。‘蠱’這個字,本意便是在一個盤子里放入好多條毒蟲——比如蜈蚣,讓它們相互殘殺吞噬,最後活下來的那一條便是最強最毒的。利用這條毒蟲,便可神不知鬼不覺殺人。現在,竟然有蜈蚣突破驅蟲藥的阻礙鑽進了皇上的耳朵里,而在長門宮,皇後不顧禁令招女巫在作法。阿青,你想一想,這意味著什麼嗎?」

「……」一股惡寒爬上了衛青的脖子後面。隱約感覺到了什麼,又說不出來。

鮑孫敖不悅地插嘴︰「賀哥,阿青還是個小孩子。」跟十四歲的小孩子講這些,實在太早了點。

「但是在皇上看來,他已經是可以委以重任的大人了。最新的任命詔書你也已經知道了吧?」

鮑孫敖默默不語。現在是衛青長身體和學習的大好時光,如果可能的話,他並不希望責任和重擔過早地壓到衛青尚稚嫩地肩膀上。

***

出了宮門,韓嫣來到了郊外的樹林。為了證明鑽到劉徹耳朵里的蜈蚣與眾不同,就必須收集更多種類的毒蟲蜈蚣來做比較。

郊外的樹林,茂密而寂靜。太陽從樹冠縫隙中灑下班駁的光斑,映得樹林幽深寧靜。微風悄悄地穿行而過,枝葉擺動,如同漢宮中悠揚的雅樂。

落葉發出唏唆聲,那是馬蹄踐踏的聲音。是地道的北方良種,中原的小土馬完全不能與之相提並論。韓嫣不經意地抬眼瞄了一眼馬的主人,全身便仿佛被雷電擊中一般,呆呆地望著來人。

對方將兜帽往後一翻,北方男兒的堅毅面孔上,是大漠蒼狼特有的風霜。

「我來接你了,小嫣。」

「休屠……」

好久好久不曾入耳的匈奴語。

韓嫣不敢置信的看了看四周,沒錯,這里是中原的樹林,不是草原,而面前的人又是真實的。

他竟然真的來了,來到這漢國天子的腳下!

休屠看著面前的韓嫣,多年未見,他長大了,長高了,也變的更漂亮了……

只是在這久別重逢的時刻,為何他復雜的表情中有訝異,有不信,有震憾,有驚嚇……卻惟獨沒有喜悅?

「小嫣。」休屠拍馬向韓嫣靠過去。

「你來做什麼?你知不知道這樣有多危險?這里是長安,不比邊陲小鎮,如果被發現,你插翅也難飛!」

休屠微笑,他是在為他擔心嗎?

「我說過,我來接你。我從沒說過要放棄,自然不會半途而廢。如果你是擔心路上的安全問題,那你盡避放心好了。我既能深入到這長安,自然早已安排好一切路徑。這三年來,我可不是白混的。為了等你出現,我已經在長安等候很久了。今天你一出宮門,我就跟在你後面,只是一直到了這里才現身和你說話。跟我走,小嫣,這里不適合你。」

「休屠……」韓嫣不知道該說什麼好。他的好意他很感激,但……無奈地搖搖頭,「我不會跟你走。」

「小嫣?」

「當初我沒有給你回信,就是最好的回答了。既然你來了,我就當面跟你明確地說明一下,休屠,我——」

羽箭破空的聲音打破了寂靜,讓正在說話的兩人同時將注意力轉了過去。茂密的枝葉間,有衣裾在空中掠過,好多羽箭立即緊隨而去。在壓抑的痛呼中,間雜著重物墜落聲。

一名小販打扮的男子跑過來,對休屠用匈奴語道︰「跑了一個。」

休屠神情立即嚴肅起來,點點頭。韓嫣後面的尾巴居然有那麼多,在跟隨韓嫣而來的一路上,他還以為已經全部清理干淨了,沒想到居然還有漏網之魚。現在是真的不能久留了。

「來,我們走。」休屠伸手去牽韓嫣坐騎的韁繩。

韓嫣急忙緊抓住他的手,想要阻止他,「不,休屠,我說過了,我是不會跟你走的。」

「小嫣!」

「我會當作沒看見過你們,你們快離開,不然就來不及了!」

「小嫣!!」

「帶著我,你們是出不了長安城的!」

听了這話,休屠眯起眼楮,露出危險的笑容。他湊過去猛然低頭,嘴唇落在韓嫣唇上。韓嫣沒想到他會突然做出這樣的舉動,吃驚不小,正要抬手推開他,肚子上卻重重挨了一下。

休屠將軟到在自己臂彎里的韓嫣移動到自己馬背上,一抖斗篷,立即將他掩藏起來。

駿馬疾風般潛行,向著北方,向著草原。

有些事情,不試試看是不知道的。既然不知道,就根本無法死心。

***

「韓大人就說‘你知不知道這樣有多危險?’,語氣之中,似是關切非常……」聲音漸漸沒了。

「然後呢?」劉徹陰沉著臉催促,眼楮里滿布冰霜。

探子不敢抬頭,「小人不敢說。」

「說!」

「是!然後韓大人就抱住那個匈奴人和他親嘴——」一卷竹簡唰地飛過來,他急忙縮頭,口中卻不停︰「跟著韓大人就爬上匈奴人的馬背,再然後兩個人就一起走了!」

急急一口氣說完,心有余悸地听著竹簡撞到背後的柱子上。

反正自己說的是事實,並沒有說謊。

「退下!」

探子如獲大赦地離去。

下一步他要做的,就是去另一位貴人那里領賞。就像那位貴人所說的一般,不需要編造,只需要改變一下陳述方式,就可以把「真相」整個顛倒過來。

劉徹憤怒焦燥地倒入座榻中。這件事情究竟是怎麼一回事?為何長安城里會有匈奴潛入而不被發覺?劉徹不相信守衛真的會松懈至如此地步,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有人故意放他們進來。這個人地位必定不低,而且是欲把韓嫣除之而後快的人。

是誰?王太後嗎?不會是她,這不像是她的作風。

那麼會是誰?

探子的報告又是怎麼回事?他不想相信王孫真的做出了那種舉動。如果是探子說謊,王孫又真的失蹤了。難道……不,不會的。他這麼重視他,這麼保護他,他沒有理由會背叛自己……對,沒有理由……應該……

而且蜈蚣的事情還沒處理完畢,王孫應該知道,現在是他最需要人支持的時候啊!哪怕只是從心理上的慰藉扶持。

劉徹正在沉思,接到傳喚的衛青就來了。

「立即封鎖整個長安和個個關卡,以長安為中心向外開始大搜查,一定要把王孫平安地給朕帶回來!」

衛青領旨就要退下,卻被劉徹喚住︰「還有,你馬上去韓府,把韓老夫人和韓說請到宮里來。現在就去。」

不怕一萬,就怕萬一。如果王孫真的並非是被暴力劫持,而是自願要走,那他也必須做出相應對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