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春時分,京城近郊山路上,三輛馬車緩緩行駛著。
杜月鈞靠坐在車窗旁,凝睇著窗外的美麗春景,眼角余光察覺到大伯母葉氏幾度瞥過來的探究眼神,她索性回過頭,笑咪咪的看著她,「大伯母,小五是臉上開了花嗎?你一路上一直看啊看的,我都不好意思回頭看你了。」
葉氏一愣,還沒說話,坐在身旁的女兒杜月錚已忍俊不住的笑出來,「就是啊,母親,雖然女兒也知道小五是咱們寧安侯府里長得最標致的姑娘——」
「大姊姊就別客氣了,你才是咱們侯府里最標致的大姑娘呢,喔,小五知道了,大伯母一直看著我,是想听我贊美大姊姊。」杜月鈞俏皮的眨眨眼。
「不是,不是,你這丫頭,把大伯母都弄得哭笑不得了,」葉氏也忍不住笑了,「小五,不是大伯母說客氣話,你這模樣比錚兒更討喜、更好看,等過一年,五官都長開,肯定是傾城傾國的絕代佳人。」
葉氏說的並非客氣話,杜月錚是自己的女兒,五官承襲自己,已是京城才色出眾的美人,可是天性使然,在外人面前總是神色淡漠的板著一張臉,看來不好親近,若非親近的人是不會知曉她外剛內柔的性子,而杜月鈞小她兩歲,生得軟萌可愛,五官精致,眼眉含笑。
不過,若是一年前,她可不會這麼贊美,畢竟一個小姑娘再怎麼美若天仙,個性一旦執拗好強,也難以讓人喜歡。
杜月鈞從小心比天高,及長後更認為自己琴棋書畫、容貌氣度都不比姊姊差,只因父親的嫡庶之別,處處落人一截,掐尖要強的善妒言行極為令人不喜。
可是一年前,一場落水意外,杜月鈞昏迷不醒,足足臥榻三個月後才蘇醒,沒想到人醒後,竟然個性大變,說是看透了生死。
杜月錚看了母親一眼,見她微微一笑,心知肚明母親在想什麼,看著調皮的朝自個兒眨眨眼的杜月鈞,小五的性子的確是變化極大啊。
「大伯母,大姊姊這朵牡丹才真是富貴嬌艷,小五再怎麼傾城也比不上,你就甭客氣了。」杜月鈞拉著姊姊的手,嬌俏的笑道。
杜月錚一襲織了暗金瑞雲紋的月白襦裙,陽光從窗而入,映照了她半張如花似玉的臉龐,的確是個如假包換的美人胚子。
杜月錚抬手輕輕刮了她的鼻子一下,嫻靜一笑,「今兒出門吃了多少糖呢?」
「還沒吃。」她笑咪咪的從桌上暗格拉了個抽屜,拿了塊糖花就往嘴里放。
葉氏馬上出口,「都十四了,怎麼這麼拿東西吃呢!」
「母親,車里只有我們仨,何況,母親是沒見過小五在西郊滿山找藥草的樣——呃……」杜月錚一出口就懊惱的輕咬紅唇,歉然的看向妹妹。
「你又去山上了?小五,我知道你爹娘都不拘著你習醫,但再怎麼說你也是寧安侯府三房的嫡出姑娘,再怎麼喜歡習醫,也不需自己上山找藥材……」
葉氏這一說便碎念起來,杜月錚幾度要打斷都無法,雖然,她多少也認可母親的想法,杜月鈞在一年前全心與自己爭強好勝,卯著勁兒學習大家閨秀的才藝,雖然,原本三嬸柳氏就教她學醫,極有天分的妹妹也沒落下,但大半時間可不是放在醫術上,倒是大病一場後,一心撲在鑽研醫術上,還換成男裝出去做鈴醫,甚至帶著同樣變裝的丫鬟銀心去山上找藥材,都快成野丫頭了。
杜月錚看著自己娘親還在叨念,就握住妹妹軟軟的小手,愧疚極了。
杜月鈞頭垂得低低的,看似被念得羞慚,卻是偷偷朝姊姊調皮的眨眨眼,讓一向端莊沉穩的杜月錚差點噗哧笑出來,不輕不重的又捏了她的手心一下。
杜月鈞對大伯母的碎念是真的不生氣,重生後她自省前世,知道誰才是對她好的人,而且,性格決定命運,她前世的好爭善妒讓她識人不清,害到愛她的人,不得善終,這一世,雖然不會有人知道她前世所為,可她想贖罪,好好對待那些始終包容她的家人,還有待那些曾經被她所害、被她所利用的人好。
她仔細想過,她能做的不多,習得一身好醫術卻是關鍵,所以,即使有可能會被說成是野丫頭,她也要堅持到底。
葉氏是寧安侯府的當家主母,掌中饋,出自名門,自然也是人精,她也沒錯過姊妹倆的神情往來,她的目光不由自主的又落在杜月鈞身上,柳眉微蹙。
一個在過去總是想著眾星拱月、時不時都要與自家女兒一較高下又時有磨擦的小姑娘,反而在大病後與女兒特別親近,在她面前更會撒嬌耍賴,要說她心里沒有其他想法是騙人的。
她喝了口茶,看著姊妹倆又會心一笑,適時住了口。
車廂安靜下來,她想到前些日子與杜家交好的太後私下透露,數月後宮中將要選秀的消息,老夫人也已決定讓杜月錚入宮參選,其他適齡閨女包括杜月鈞在內都要在選秀前定下親事,本以為她會抗拒,沒想到她竟然答應一切听從家族安排。
這一趟出游,她除了帶著她們兩人,還有大房兩名妾室所出的二姑娘、三姑娘、四姑娘來雲佛寺祈福,祈求上蒼能讓嫡長女在選秀中入了皇上的眼,也讓家中這些個姑娘們的婚事能順利。
思緒翻飛間,三輛馬車終于抵達山腰處,最後一輛車的管事嬤嬤及丫鬟們下車,快步過來,扶著兩輛車的主子們下車。
湛藍天空下,右邊空地上已停了不少大小馬車,其中有幾輛都刻著家族標記,看來今天是好日子,朝中不少大人的家眷也上山進香。
葉氏體態微豐,在樂嬤嬤的扶持下,她回頭看著家中一行女眷隨行在後,微微點頭,再看著相貌出眾的女兒也如其他姑娘家由隨侍的丫鬟攙扶著走,嫋嫋娜娜,皆有大家閨秀的模樣,剛揚起的嘴角又立即一收,她看到杜月鈞主僕了。
杜月鈞一雙靈活慧黠的明眸在石階外的翠綠坡地骨碌碌的轉來轉去,她身後的銀心也不遑多讓,一雙圓亮大眼同樣看來看去,令她哭笑不得。別人不知,她跟女兒可都知道這對主僕對采擷野生藥材是上了癮的,往西郊山坡滿山遍野的找藥材,到了這里竟還起了一樣的心思。
她忍不住搖搖頭,給女兒一個示意的眼神。
杜月錚明白點頭,再看著杜月鈞,「小五,小心台階。」她索性一手拉著不專心走路的杜月鈞,免得她跌了或摔了。
「謝謝姊姊提醒。」杜月鈞笑咪咪的點頭,但眼光又往山坡上到處飄。
不是她想一心二用,而是好的藥材可遇不可求,最主要的是它值錢,而她現在除了努力學醫外,也要努力的掙錢。
兩姊妹後方,二姑娘杜月碧、三姑娘杜月眉同為石姨娘所出,兩人互看一眼,神情都有些不屑,再回頭看了由慶姨娘所出的四姑娘杜月宛,就見她也搖搖頭。
三人都是庶出,很清楚自己比杜月錚矮了一截,從不敢跟她爭什麼。
杜月鈞雖是三房嫡出,可是三房本身就是庶出,母親是太醫之女,父親還是靠著大房余蔭,在翰林院當個編修,是個閑得不能再閑的小官,就不知杜月鈞哪來的底氣總是跟杜月錚對著干,對她們更是從不給好臉色。
對彼此都看不順眼,幾個姑娘的感情自然稱不上好。
這次太後私下透露選秀一事,她們很清楚自己的身分,原就沒有競選的資格,但她們一致認為杜月鈞肯定會吵著入宮,不肯相看人家,對她們這趟上香祈福之行也不會參與,沒想到,她們全猜錯了。
但她跟杜月錚是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好的?侯府佔地不小,她們是姨娘所出,住的是偏院,與正院、大房及三房的院落都有一定的距離,她們都擔心善良溫柔的杜月錚會被杜月鈞給算計,但這種擔心又帶著一種看笑話的幸災樂禍,談不上真心。
心思各異的一行人緩緩拾階而上,除了杜月鈞主僕,其他人莫不臉紅氣喘,在進到佛寺後,先至寺方安排的客房稍作歇息,這才前往廟中參拜。
雲佛寺畫棟飛檐,斗拱層疊,葉氏等一行人進入殿內,更覺莊嚴肅穆,而雲佛寺乃能工巧匠所制,殿內壁畫精致,菩薩及佛祖雕像寶相莊嚴,香煙繚繞中,讓眾人不由得肅然起敬,默然參拜,不過,葉氏領著一干如花般嬌柔的美少女,仍吸引不少目光。
杜月鈞想到自己重生而來,就是佛祖恩德,她認認真真的跪在蒲團上,雙手合十低頭行禮。
不一會兒,更多衣香鬢影的夫人小姐進了殿,也有一些年輕公子跟著進來,京城說大不大,說小不小,勳貴圈子里多有來往,遇到熟面孔也不意外,雙方點頭輕聲寒暄,少男少女偷偷看著彼此,不少人的目光都落在軟萌嬌俏的杜月鈞身上,但她意外的莊重,目光微斂的仰看前方莊嚴的佛像,眾人無趣之下便各自禮佛。
香煙裊裊,一片靜悄悄,驀地,一陣急促腳步聲打破寂靜。
眾人不由自主的轉向聲音來處,就見一名慈眉善目的老和尚快步進來,雙手合十的對著眾人道︰「阿彌陀佛,貧僧叨擾各位施主了,不知可否有人帶著隨行大夫?廟中有人患疾,然雲佛寺淨雲大師遠游,不在寺內。」
淨雲大師也懂醫術,眾人皆知,老和尚才多提一句。
香客們多是搖頭,他們上完香即回府,就算是勳貴之家也沒備大夫隨行。
「我,我是大夫。」一個活力十足的聲音響起。
老和尚一愣,就見不遠處一個可愛又漂亮的粉衣姑娘從蒲團起身,拉著裙擺快步而來。
他瞪大眼,這端莊婉約的姑娘家他是看多了,倒沒見過這麼生氣蓬勃的,老和尚略微尷尬的道︰「小姑娘真是大夫?呃……貧僧無看輕之意,只是姑娘看來稚氣。」
「無妨,我這長相是天生的,再過半年吧,應該就像個大姑娘了。」杜月鈞略微嬰兒肥的臉上沒有半點火氣,反而笑得一臉燦爛。
葉氏不放心,正想上前拉回杜月鈞,但女兒已上前一步,欠身替妹妹說話,「這位師父,我家妹妹是真的懂醫術。」
葉氏看了女兒一眼,其實她也知道,近半年多來,府中她自己、女兒及三房的院子,哪個丫頭小廝有個頭疼腦熱不舒服的,都讓杜月鈞拿去練手了,還真的藥到病除,讓三房夫妻對這個女兒多有贊美,驕傲非常。
杜月碧、杜月眉、杜月宛也知道杜月鈞會醫術,但要說厲害到哪里,她們可是不信的,一個存心在琴棋書畫樣樣都要拔尖出彩的人,哪來的時間習醫?不過就是沽名釣譽罷了。
杜月鈞不是沒有看到三位庶姊眼中的輕蔑,但重生回來,她們該是她最不必改變前生態度的親人,自私只看利益,與自己的交集在婚後也結束了。
老和尚見沒有其他人出聲,想到在客房中痛苦申吟的孩子,也猶豫了。
「師父,你不能因為我年紀小就認定我醫術不好。」杜月鈞認真的想說服老和尚,奈何一張肉肉的精致臉龐實在欠缺說服力。
杜月錚這半年多來與妹妹的交集不少,對她的醫術卻是深具信心的,她亦上前柔聲勸說,「這位師父,我家妹妹的外祖是曾在太醫院任職的柳老太醫,其母柳氏家學淵源,更是自小就教妹妹醫術,絕非半吊子。」
聞言,老和尚原本已決定硬著頭皮帶小姑娘走一趟,這一听,快打結的白眉總算松開些,「太好了,姑娘請隨貧僧來。」
柳家乃百年醫藥世家,柳老太醫為柳家嫡支,旁系族人也多是習醫,只是眾人醫術精湛卻不擅鑽營,三年前,宮中一次折損四名年幼皇子,引得龍顏大怒,幾名在太醫院任職的柳家族人被斬,柳老太醫及同樣在太醫院任職的長子毅然決然的離開朝堂,返回儼州老家,令京中百姓不勝唏噓。
葉氏及杜月錚都不放心,也隨即跟上,但兩人身後又有丫鬟、嬤嬤等一串人。
杜月鈞請老和尚止步,再回身走到葉氏母女面前,小聲抗議,「大伯母、姊姊,你們別跟著啊,我長這樣已經很難讓人信服我是個大夫了,你們再這麼簇擁著,病患的家屬哪肯讓我進屋把脈?」
雖然她言之有理,可葉氏依然堅持,「我們就陪到屋外。」
她讓杜月碧等三個庶出姑娘留下來,自己帶著女兒跟著,說來說去,也是因為不放心。
春光明媚,一行人從竹林小徑走到廟宇後方的一個清靜小院。
這個院子離香客住的房間剛好是反方向,在老和尚的引領下,杜月鈞等人剛踏進院子,就見前方簡約不失優雅的屋舍此時房門剛好拉開,有人走出來。
男人的身形高大,當他走出屋檐,整個人都落在璀璨陽光下時,幾聲來不及壓抑的驚艷聲響起,這些聲音大多來自隨侍的桂嬤嬤、瑞玉、銀心等人。
男人高大英挺,容貌可謂上品,兩道桀驁揚起的濃眉,一雙細長鳳眼深不見底,鼻子高挺,唇形完美,一襲玄色雲錦盤領窄袖常服,外罩銀狐皮的大氅,氣質出眾,然而眉宇間卻有一層憂色。
「薛爺,這位小姑娘乃儼州柳家後人,呃……貧僧忘了問姑娘如何稱呼?」老和尚走上前向薛颯引見,又一愣,趕忙回頭看著小姑娘。
「小女子行五,稱我小五或五姑娘即可。」她濃密的長睫毛眨啊眨的,又連忙低頭,好遮掩住眼中浮現的波瀾,怎麼會是他?
儼州柳家醫術聞名天下,薛颯自是信得過,可是這名少女,一身綾羅裙裝,身子嬌小縴細,精致漂亮的臉上還帶點嬰兒肥,說話軟綿,說她會醫術,誰能相信?
薛颯心底不以為然,但不動聲色的淡漠道︰「薛某多謝姑娘好意。」
他微微點頭,卻是回身交代兩名侍從速速下山去找大夫。
葉氏跟杜月錚都有些尷尬,這男子一看就非池中物,說話精簡,但她們都听明白了他不想讓杜月鈞進屋看病的意思。
「小五,我們走吧。」杜月錚拉拉抬頭看著男子不動的妹妹。
杜月鈞總是重活了一世,雖然薛颯從眼神到神態都沒有一絲一毫的輕視,說的話也無貶低之意,但她就是知道他看不起她,覺得她年幼沒醫術。
「我說你讓你的人策馬下山去抓個大夫上山是可以,但讓我把把脈,屋里的人也不會少塊肉吧。」杜月鈞走到薛颯面前,想到重生前那段宮中歲月,不知有多少獨守空閨的嬪妃一顆春心都悄悄放在這位美男子身上,不過他就是個大冰塊,根本視而不見!
她仰頭看著高她不止一個頭的美男子,「咱們大慶皇朝堂堂相爺,不是被贊什麼行事周密、思慮嚴謹、勇敢果斷嗎?怎麼竟沒膽量讓我這手無縛雞之力的丫頭進屋試試?」
薛颯黑眸微眯,定定的看著這出言挑釁的小姑娘。
老和尚也有點無措,連忙道︰「貧僧沒提薛爺的身分。」這可是薛颯交代的,就怕有些人藉由關心之名過來攀附關系,徒增困擾。
「相爺?」葉氏母女等人的驚愕聲也同時響起。
大慶皇朝有個年輕皇帝,上位時,先皇同時指派更為年輕的薛颯為丞相,輔佐國事。
傳言,年輕首輔小皇帝七歲,因性格剛正淡漠,與年輕皇帝時有磨擦,君臣相當不和,不過,多年輔國卻是賢名遠播。
在場的葉氏雖領有誥命,也曾進宮,但多是覲見太後,對名滿天下的年輕首輔還真是沒見過,可是五丫頭又是怎麼認識他的?
不只葉氏的眼神驚奇,饒是杜月錚沉穩,也忍不住脫口問︰「小五,你怎麼知道的?」
杜月鈞糗了,看來得撒謊了,好在這幾個月來,她不似深閨女子,不僅往長藥鋪坐堂看診,西郊山坡也是滿山跑,她點點鼻子,俏皮的道︰「我不是每兩三天都得出府嗎,一回上街,瞧過薛大人一眼,那天人之姿讓很多人駐足,我忍不住也靠過去,看一眼便記得了。」
她邊說還不忘捧捧相爺大人。
薛颯明顯對姊妹倆的對談沒興趣,面無表情的向老和尚點個頭,再向葉氏、葉月錚禮貌點頭,轉身就要回屋內。
被刻意忽略的某人就不太開心了,她提起裙擺,快走幾步,繞到薛颯面前,仰起頭,「大人做人不厚道,我有心幫你,你怎麼就走了呢?我母親是外祖父手把手教的醫術,我母親又僅有我一個女兒,亦是從小教授我醫術,我連字還不會寫幾個時就已快認了人體穴道,母親說了,我天分極高,是柳家百年難得一見的醫藥天才,本身又勤勉好學……」
「咳咳咳——」
葉氏听不下去,不得不咳嗽幾聲暗示她停嘴,哪有姑娘家這麼自吹自擂,毫無矜持的?
杜月錚臉紅紅的,若不是平時穩重,窘得都想拉著妹妹走了。
但身後銀心等三名僕從可是憋不住,又怕笑出聲來,只能緊緊抿著唇,但抖個不停的身形還是讓杜月鈞分神斜看一眼,就擔心三人憋笑得內傷。
「大伯母,大人不放心,我總得讓他知道我真有兩把刷子。」杜月鈞可委屈的呢,她眨著那雙美眸看著薛颯,「大人的人下山去找大夫,你我皆知這一來一往可是要耗費一天的功夫,里面的病患能等那麼久嗎?」
像在呼應她的話,屋內傳來此起彼落的幼兒哭鬧聲。
一名頭發花白的老嬤嬤快步出來,臉色焦急,「大人,小少爺跟小小姐都哭得滿身發紅,老奴跟秦嬤嬤不知該怎麼辦啊,連在另一室的崔大夫也高燒昏睡不醒,叫不起來。」
薛颯抿緊唇,看著眼前不動還瞪著自己的軟萌包子,「那就煩請姑娘跟我進屋。」
「崔大夫也發燒?」杜月鈞喃喃低語,但話里對崔大夫的熟悉令薛颯不由得側目。
她也認識崔大夫?
此時杜月鈞已回過神,不忘交代葉氏母女先回廂房休息,只留下銀心跟在一旁,屋里至少有三人在發燒呢,這一看診可不知要看到什麼時候。
杜月錚看著妹妹快步跟著薛颯入屋,再與母親交換一下目光。
「那孩子哪來的膽子?」葉氏搖搖頭,還是一臉的難以置信。
杜月錚明白母親之意,先不論醫不醫人,薛颯整個人就帶著一股冰冷剛硬及一絲不苟的氣息,她幾度想開口卻被其目光所震懾,不自覺的打哆嗦,久久開不了口,但妹妹卻能直視他,一股腦兒的贊美自己不說,還批評他為人不厚道?
妹妹的個性變化太大,但平心而論,她比較喜歡大多將時間用在鑽研醫術,跟三嬸搗藥丸、曬藥材的妹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