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行出狀元 第14章(1)

書名︰行行出狀元|作者︰席絹|本書類別︰言情小說

大雍王朝的春闈于三月中旬舉行,于四月初十放榜。榜上有名的就是貢士,于四月二十日到皇宮參加殿試,由皇帝親自出考題;殿試及第者,便稱為天子門生。

當然,對所有貢士而言,既然都千辛萬苦地考到殿試了,僅僅是當個天子門生是無法滿足他們的。他們爭的,是進士出身;自負才學頂尖者,更是把一甲列為唯一目標,其它再也看不上眼。

殿試及第者,依照成績高低又區分為三甲。一甲僅取三人︰狀元、榜眼、探花;二甲取十七人,賜進士出身;余下全列三甲,賜同進士出身。

雖然能上金鑾殿被皇帝親自考較,已是畢生最大榮幸,足以光宗耀祖了,但每一個貢士莫不拚了命想取得前二十名的進士資格。畢竟歷朝歷代以來,還沒有哪個同進士出身的官員能做到位極人臣的;別說位極人臣了,一般握有實權的好差事,也都落不到同進士出身的人身上。

事關一輩子的仕途機運,所有考生自當傾盡全力一拚。每位考生都將自認最精闢獨到的見解淋灕盡致地揮灑在試卷上,既要展現出自己的卓越不凡,又要能寫得深得聖心,畢竟學成文武藝,賣與帝王家。自己當然是有好貨的,但也要符合帝王需要,這買賣才能成啊。

上有所好,下必從之;只是,聖心難測啊!能不能真抓準了上頭的喜好,到了這關口,就全憑運氣啦!

科舉應試猶如攀爬萬仞高山,而高山的頂峰——殿試,就在所有考生既興奮又緊張又焦灼的心情煎熬下結束了。

考生的大事是結束了,接著要忙碌的就是所有閱卷考官了。但幸好,參加殿試的人數並不太多,一百多份的試卷,不過幾日便能評閱完。所有試卷分放三個匣子——所有考官一致公認優異的卷子給放一個匣子,這個匣子里的名單,不出意外,便是一甲與二甲的進士;余下所有合格與不合格的試卷再分放兩個匣子,能不能金榜題名,就看皇帝的心情了。

這三個匣子,很快被呈送到了皇帝的桌案上,若皇帝求才若渴,生怕有遺珠之憾,就會把所有卷子不分合格與不合格全都御覽一遍,或許某些被評定為不合格的,偏入了皇帝的眼,來個咸魚翻身也未可知。不過,皇帝通常都不會太閑,至少不至于閑到對每一篇不及格的卷子也一一細閱,能從中抽閱個幾份,已經算是很夠意思、很愛才了。畢竟歷來所有不合格的文章,是極少撈到遺珠的,考生們會揣摩皇帝的喜好,那些日日與皇帝相處在一起的人,更是察言觀色的好手,對皇帝的文章偏好拿捏得很是精準,那些落在不合格匣子里的,絕對不會出現一篇能讓皇帝眼楮一亮的作品。

登基才滿兩年的大雍新帝,年號天盛,此刻正在御書房里踱步沉思,不時地停下繞圈的步伐,走到擺放著三張卷子的長形桌案前,一一看過,幾次拿起朱筆,卻是無法下定決心,于是只好又將筆放下。

半個時辰之後,內侍送來瓜果糕點香茗,天盛帝轉頭看向牆角漏壺,見浮箭正指著申初,正是晡食時分。突然問著貼身太監道︰

「端方來了嗎?」

「賀二公子剛到,已經在外頭候著了,小的本想等到您用畢晡食才稟報呢。」貼身太監自幼與皇帝一同長大,情分非同一般,回話時也就不那麼刻板,顯得活潑有主意些。

「端方不是外人,朕進脯食哪須他避著?快叫他進來。」說完,又擺手道︰「你把所有人都帶下去,這兒不用人伺候了。」

「小的遵命。」明白這是主子接下來與賀二爺相談的事不欲讓任何人知道,所以才遣退眾人。

賀元走進來時,御書房里就只見到皇帝一人;而貼身太監將所有宮婢內侍給打發走後,自己便走到書房五步外守著,不讓任何人靠近或打擾,確保皇帝此次談話能有絕對的隱密。

「參見——」

「免了。」沒外人在場,天盛帝懶得等表弟施完那一套覲見禮,招手道︰

「快過來。」

賀元將手上拿著的一只檀木匣子給擱在一旁的小方幾上,然後走過去,眼風掃了下長桌案上的三份卷子,然後看向皇帝,道︰

「明日就要放榜,臣在此恭喜皇上喜得天下英才。據說這次參加殿試的學子不僅才華出眾,還都相當年輕。最長不過三十六歲,最幼竟只有十七歲,皆年富力強,如旭日初升,足夠讓您驅使三十年,以完成心中宏圖偉願。」

天盛帝淡淡笑了下,頗有些苦惱地道︰

「能一路考到殿試的,哪個不是天下讀書人里的頂尖?只是,文無第一,武無第二,好不容易從前二十名里挑出了前三,卻再難從前三里定出先後名次,實在教朕很是為難。」

「那就全部點成狀元好了。」賀元不負責任地道。

「胡說什麼!」天盛帝笑罵。知道這個表弟向來有分寸,會這樣隨口胡說,不過是知道需要有個人可以嘮叨抱怨一下罷了。國家取士這樣的大事,最後當然是由皇帝一人干綱獨斷,由他決定要提拔任用什麼人,要不怎麼叫天子門生呢?

「皇上,反正時間還早,不急于這時下決定,先進些脯食吧。」賀元看著食案上擺著還沒有動用過的精美瓜果糕點,建議道。

「朕哪來的心情用脯食。你用吧。」

「您不進些,那臣也只好干看著了。」

趁著左右無人——最重要的是沒有起居舍人與起居郎礙眼,天盛帝朝賀元瞪了一眼,哼道︰

「朕瞧你分明也是胃口全無,別裝得好像你真的有多守禮似的。」這小子自小就能裝,人前人後兩個模樣,偏偏還真能裝上一輩子。

「臣一向守禮。」賀元一本正經地說道,並且強調︰「全賴臣的表兄自幼以身作則,教導有方。」

瞪眼還不足以表達出天盛帝的心情,直接翻白眼了。身為賀元的親表哥,對此「盛贊」,他真真是不敢當。

「好了,不想吃脯食就別吃,趁朕現在得空,說說有什麼事吧。」昨日永嘉公主進宮來陪太上皇玩蹴鞠,特來問他一聲何時得空,賀元求見。

平日皇親宗室求見皇帝,通常來到皇宮說一聲就可以了,無須層層通報,還提早幾天遞帖子什麼的。皇家雖然規矩大,但大多用在君臣後妃之間,自家血脈至親,私下倒是隨性。也就是這陣子忙于科舉取士事宜,皇帝除了上朝、議政、批奏折之外的時間全花在評閱試卷上了,以至于賀元要見皇帝一面,還得皇帝排出時間,不想打擾到皇帝的正事。

賀元微微一笑道︰

「表哥,您還記得五年前,因為地震,太上皇因而下令將太祖陵墓開啟修繕的事嗎?」

表哥大人、天盛皇帝橫了自家表弟一眼。當賀元不叫他皇太子或皇帝時,就表示他們要談的事很私人、很不適合讓任何大人物知曉,而他們最好也把自己的身分暫時丟一邊。

「怎麼會不記得。當時修陵事宜還是由朕主持的呢,不然你以為憑你這個閑雜人等能混得進皇陵里?」當時修陵為防有失,所有入陵的工匠以及官員們都是嚴格挑選,限制了人數,並在每日進出時要求更衣搜身。若不是當時有天盛帝這個皇太子罩著,賀元連皇陵的山頭都看不到。

「都虧表哥照應,小弟感激不盡。」賀元仍然很正經地拱手為禮。接著,露出一抹別有深意的笑。「表哥,那麼,想必您一定還記得‘天下冠軍帖’吧?」

「如何不記得?當年朕搶先接下修陵工事,不就為了進墓陵親眼瞻仰‘天下冠軍帖’嗎?」天盛帝臉上浮現著既崇拜又扭曲的奇特表情。「朕就知道……太祖就算後來成為一方霸主,即便時時手不釋卷,欲將年少失學的遺憾給補回來,但終究……錯過了最好的學習時候……那筆字,不可能像勤政殿外那塊石碑上刻的那樣雄渾豪邁,字體臻至大成。但太祖那書帖,卻是極好的。」

天盛帝在幼年時就崇拜著太祖,將太祖當成一輩子追趕的目標。皇家人都是蹴鞠狂熱者,天盛帝當然也不例外,但比起父親與祖父,他卻是理智許多;至少,他不會想當一個蹴鞠高手,只渴望在百年後得到「武」這個謚號。「武」這個謚號雖稱不上是美謚,更有明褒實貶之意,但天盛帝就是喜歡極了。

四方太平、開疆拓土、揚威天下——想取得這些功績,只是當個溫吞的太平皇帝是做不到的。雄心勃勃的新帝,自小就立定目標,將用一生的時間掃平四方邊患,讓萬國來朝,讓外族再不敢進犯。兩百年前,太祖做到了;兩百年後,天盛帝將再創盛世榮光。

「那塊石碑上的字勝在字體大成,卻不是太祖親書;太祖字跡不暢,卻有著無人可比擬的王霸之氣。」賀元很中肯地說道。

當今皇上與自家大哥都是太祖的忠實崇拜者,對他們而言,太祖的一切都是完美的。如果有不完美,請重復上一句……

「可不是嗎。」很可惜,得遵太祖之命,字帖不能帶出來。問道︰「不過你為何突然提起這事?」

「當然是因為,我這邊有仿真的‘天下冠軍帖’。」

天盛帝聞言,本來想嗤笑出聲,告訴他滿大街都有太祖的仿真帖,各種字體應有盡有,並宣稱著自己所書寫的,才是最近似太祖的真跡;不過,話到了舌尖,卻頓住了。因為天盛帝想起自己這個表弟從來不是無的放矢的人。他不說大話,不輕允辦不到的事,而他說出來的話,定然說到做到。

「真的仿真?」天盛帝半疑半驚喜地問。

「表哥,您與我,是真正見過真跡的人,我也不了您。」賀元緩緩走到放置匣子的小桌幾邊,慢條斯理地打開鎖扣,取出一卷裱糊好的卷軸道︰「您先看看這一份。」

也不等賀元拆開卷軸上的綢帶,天盛帝一把取了過來,小心翼翼地拉開綢帶,將卷軸展開,然後,屏住呼吸——

「……像,真像,連錯字都像。涂抹的那一塊墨跡大小形狀也一模一

樣……」天盛帝看得如痴如醉。「誠然,這字體里是少了凌銳殺伐之氣,但這也沒有辦法。當年太祖企圖重寫‘天下冠軍帖’卻總寫不成,畢竟心境不同了。而朕這五年來也試圖書寫,就是寫不出這樣的……」

「表哥,您再看看這個。」賀元微笑,手上已經展開另一份卷軸。

「別擾朕欣賞這帖——喝!這是什麼?!」原本只是不耐煩地瞥過去一眼,不意竟就被那字里行間的凜然銳氣給徹底吸引了過去,連手上那份原本還視若珍寶、暗自決定一輩子珍藏的仿真書帖掉落地上都不自知。

天盛帝一大步走過去,搶過書帖,這次更加小心謹慎,並且一字一字地看下去,試圖找出一點不同……好吧,確實正好有「一點」不同。

「這份書帖沒有錯字?」

「那人一口氣將這書帖寫了出來,忘了該有錯字。後來想再重寫一張有錯字的,卻再也寫不出這樣的意境了。」賀元說道,並指著地上的畫軸。「她再怎麼重寫,也頂多寫成那樣。」

「這兩份,是同一人所寫?」

「是的。」

「是何人?是練武之人嗎?朕要召見他!立刻!」天盛帝迫不及待道。

「恐怕不行。您不能單獨召見她。」

「這是為何?」

「因為,她啊,大名正在那些卷子里,正等著您在金榜上給她題名呢!到時金鑾殿上陛見,總不好只見她一人是吧?還有,提前召見她,更是不妥的。」

「竟是這次科考的考生?!僅僅是個書生嗎?」天盛帝不免有些失望,因為他認為能將這樣氣勢凜然的書帖仿真成這樣,該是個武人才對。

「可不僅僅是個書生呢,皇上。」賀元說得意味深長。

「什麼意思?」

「這位書生在七年前考得秀才之後,便不打算在功名上進益,而,之所以前來京城應考,全然是不得已——為了在御前揭發一件機密︰關于北蠻族在我方經營細作,與勛貴子弟勾結之事。」

「什麼?!」天底下有這樣離譜的考試理由嗎?把科舉當成什麼了!還有,一個書生又怎會知道這等機密的?

「這位書生,若不是因為苦于沒有門路揭發此事,只好進京應考,那麼,她將可能會是大雍朝未來二十年最頂尖的蹴鞠高手,連我都要瞠乎其後;也可能是大雍朝未來的天下首富——因為她原本打算經商,京城張家那位犯事的婦人,一直想收她為徒,傾授一切。當然,若是她打算活得松快一些,那麼,光是名家書帖仿真,就足以讓她很滋潤地過一生了。」

天盛帝听得直瞪眼,目光忍不住飄移向長形書案上那一堆確定及第的試卷,以及鋪放在書案正中間那三張已經確定是一甲的試卷,差別只是還沒有分出一二三名。

那個在賀元口中說出來如此詭異的一名書生,名字真的在這些卷子里嗎?忍不住回憶著所有試卷的字體,很確定沒有任何一份試卷的字體與這份書帖近似。

「阿元,你怎麼確定那位書生定能金榜題名?」

「她若不能金榜題名,肯定是您今科最大的損失。」賀元淡淡說道︰「此人讀書過目不忘,腦筋機巧敏捷,能仿盡天下名家字帖,卻從不賣弄文采,堅持表面上最中規中矩的行止。這樣既機變百出又沉著穩重的人,您不收用為能臣,難不成要放她出去佔山為王當惡匪?」

「這是……怎麼說的?怎麼不當能臣,就只能當惡匪了?你這是在夸那書生,還是在罵他?」不可否認,天盛帝的好奇心前所未有地高張。他從來沒有听過表弟給誰這樣高的評價,如今,卻獨獨對這位書生信心十足並且推崇備至,怎能不引人好奇。

「不是夸,也不是罵,就只是,平鋪直述。」賀元也沒覺得自己說了什麼好話。

天盛帝覺得自己應該立即決定狀元榜眼探花的名次,然後封匣讓內侍將所有及第的試卷送交禮部,讓他們寫上金榜,明日辰初準時放榜;而他,正好省下大把的時間抓著表弟,讓他好好說說這位書生的事跡;當然,最重要的是了解北蠻勾結大雍人培養細作是怎麼一回事。

「阿元,你在這兒等著,朕立即將一甲名次定下。待及第名單都送走之後,你再告訴朕那個書生究竟是誰。」

賀元淡淡道︰

「臣也不想在皇上未決定好名次時,便告知您她的姓名,那會使您失去判卷的公正性,此非臣之所願。」說完,轉身看向窗外,再不向長桌案那邊瞥去一眼,其實心中早有定見——他早就看到了那三張即將位列一甲的試卷里,有一份特別眼熟的台閣體。這白雲,就算不是狀元,至少也是探花。

天盛帝點頭,站在書案前,拿起朱筆,又將三張試卷看了一遍,閉了閉眼,再張開時,很快地在三張卷子上分別寫下狀元、榜眼、探花後,親自將試卷折好放進朱紅色的匣子里扣好,然後連同其它早就放在另兩個匣子里的試卷一道拿了起來,走到書房門口,喚來貼身內侍,對他道︰

「立即送去禮部,親自交給趙尚書。」

「小的遵命。」接過三只匣子,內侍很快離開。

天盛帝回頭看向賀元,道︰

「現在你可以跟朕好好說說那書生是何人,什麼來路,又是怎麼與你相識的了。」

于是,賀元開始對天盛帝訴說起常州永定縣有個小遍村;這個小遍村,有著怎樣的歷史。簡單說完之後,也就方便天盛帝了解這個小遍村出身的書生,理應有怎樣的脾性。

然後,接著——

賀元告訴天盛帝,那個書生名叫白雲,十歲就考中了秀才,十六歲中舉人,如今只有十七歲。(毫不意外地瞥到天盛帝眉峰微微一跳,但賀元假作不覺。〕

賀元告訴天盛帝︰白雲身為一個貧家出身的孩子,除了會讀書之外,還身手矯健,打獵砍柴爬樹蹴鞠皆是一把好手。在十六歲那年,他挽弓射飛鳥給家里加餐時,射下了信鴿。初時不以為意,將信筒隨意一丟,就吃鴿子肉去;後來鴿子肉吃得多了,無意間拆看了某個信筒,發現里面竟然預謀著陷害忠良,且還是通敵這樣的大事,于是她沒再吃鴿肉了,但還是將所有信鴿活捉,將里頭的信件以相同的筆跡照抄一份放進信筒後,讓鴿子飛回去,而她留下真跡以做證據。

這時,听得入神的天盛帝忍不住問了——

「一個鄉野少年,如何能辨識信鴿里的訊息?又如何知道有兩方人馬正合謀欲陷害忠良?他又如何知道誰是忠良?」

「一個鄉野書生當然不會知道誰是忠良,畢竟她一輩子見過最大的官,不過是村長。但她卻是知道即將被陷害的那個人,無論如何得救他一命的。」

「這又是為何?」天盛帝奇了。

「因為,那人,是趙思隱;而趙思隱,則是她同母異父兄長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