參軍妹子護天下 第十章 攜家帶眷離開岳莊(1)

書名︰參軍妹子護天下|作者︰風光|本書類別︰言情小說

臘月二十五,岳連霄終于頂著滿天的風雪回到了岳氏老家,他進門時廳里的趙儂正與劉氏在糊窗戶,而後要貼上劉氏剪好的窗花。

新年里人人都忙著,居然沒注意到岳連霄走了進來,等到趙儂糊好窗戶一個回頭,便見他站在劉氏身後,風塵僕僕,神情疲倦,但眼神卻溫柔地凝視著她。

「夫君你回來了!」趙儂驚叫一聲,顧不得劉氏在旁,沖過去撲進岳連霄懷里。

「喳喳呼呼的像什麼樣子!就你這樣的還侯爺夫人呢……」劉氏嫌棄了兩句,才反應過來趙儂到底嚷了什麼,猛地話聲一窒,也回頭看去。

「唉嗔連霄啊!你什麼時候回來的,怎麼都不說一聲!」劉氏叫得比趙儂還大聲,硬生生的把孫媳婦從孫子的懷里擠開,一把拉起岳連霄的手。「外頭天冷,你可有凍著?吃飽了嗎?」

「沒有凍著,祖母模我的手,還是熱的。」岳連霄趕緊反握回去,「我回程時吃了幾個饃饃,不餓。」

他因為趕路不便繞去市集,但年節里家家戶戶都在做饃饃,沿途要買上幾個還是很容易的。

「外頭做的饃饃里有家里的飯菜好,我馬上讓你媳婦去整一頓好吃的!」劉氏揮揮手,朝著趙儂說道︰「你上回做那酸甜的肉片,還有炖酸菜的鍋子也不錯,多放些肉,還有那啥小雞炖蘑菇的也來點兒……」

岳連霄連忙拉住趙儂,「不用了,我有重要的事要說,飯不急著吃。」

「什麼事這麼嚴重?」趙儂見他神情凝重,頓感不妙。「該不會是……你去查的那件事?」

劉氏一听,心也提了起來,她與趙儂都不是一般弱女子,對政事多少有所了解,所以岳連霄去了什麼也約略與她們說過,如果是那件事出問題,那問題肯定不小。

不出所料,岳連霄沉著臉道︰「陳贊那些馬匹都囤在太原總兵陶梧在陽曲縣近郊的私人馬場,我去探了探,發現他們訓練馬匹是用來作戰的。我沿著驛路一路查探,發現他們偷偷運回的不只馬匹,還有五台山一帶盛產的鐵礦,也都秘密送到陽曲縣的私人冶鐵廠制成了武器。」

劉氏听到這里,老臉都嚴肅起來。「囤馬囤兵,這是想造反?」

「我潛入了陶梧的書房,發現了他與年盛華私下聯絡的密函,代表這些事年盛華不僅僅是知道,他根本就是主謀!」岳連霄一想到堂堂內閣首輔居然暗中策劃著顛覆朝政,心底便一陣寒意。

「既然年盛華有反意,他為什麼要支持阿晟當皇帝?」趙儂不明白。

「因為先皇在位的時候,年盛華在西北蓄積的兵力及資源尚未到位,若趁著先皇駕崩匆促起事,他沒有信心能拿下這個江山。」岳連霄說的這些是他從年盛華的密函里推敲出來的。「所以他必須支持一個皇子上位,彼時大皇子與二皇子皆是野心勃勃之輩,四皇子的外祖家強勢,都不好掌控。但陛下不一樣,他自幼體虛,性格內向軟弱還喪母,在年盛華眼中他是最好控制的,說不定當不了幾年皇帝就要往生,這幾年恰好替年盛華爭取了時間,所以他堅定的支持陛下繼承大位。」

「我懂了!」趙儂也是一點即通的聰明人,接著岳連霄的話猜道︰「年盛華並不知道阿晟到了廣寧城之後身體好了許多,性格也變得剛強,把阿晟推上皇位之後發現阿晟並不如他所想的那麼好掌控,所以他反悔了?」

岳連霄眼中閃過一抹激賞,隨即又沉重地道︰「沒錯。阿晟很急切地想做一個好皇帝,讓那些不看好他的人另眼相看,所以上任後便大興改革,拔除朝中不少尸位素餐的官員,加開恩科,提拔寒門學子及能人志士,這些動作都嚴重影響了年盛華在朝廷里擴展勢力的動作。」

劉氏不只听得皺眉,整張老臉都皺了。「那現在年盛華準備造反了嗎?」

「或許還不到時候,但我們不能再讓他繼續蓄積力量,非得逼得他有所反應才行,所以我在查看年盛華與陶梧的密函時動了點手腳,讓他們知道這些秘密有人知道了。」岳連霄說著,語氣有一絲的破釜沉舟。「只是這可能會連累你們……」

劉氏尚不懂會連累她們的關竅在哪兒,趙儂的臉卻黑了。

「夫君啟行至太原,整個京師的人都知道,雖然理由是前來拜會祖母,但年盛華肯定能想到是你去調這事偷看到了。」她說著還瞪了他一眼。

岳連霄沉重地點了點頭,一臉愧疚。

劉氏也恍然大悟,沒好氣地瞪著孫子。「別人都是禍水東引,你倒是好,直接引到自己身上來!」

「祖母,阿儂,我本也不想這麼做,但事情緊急……是我對不起你們。關于我查到的事,我已讓鐵柱將消息傳回京里給阿晟了,阿晟自然會做好準備,可是我們在老家這里勢單力薄,陶梧的人恐怕很快會找過來,我得帶你們兩個立刻離開。」

如果只有他那肯定不怕,但連累到劉氏及趙儂非他所願,他也不是沒想過禍水東引,但能引到哪里去?別說匆促之間這麼做已經是最好處置,岳連霄一下子也想不到這一帶有誰能讓他嫁禍的。

「真的要走?」劉氏有些遲疑,她一把老骨頭了,對趕路實在沒有自信。「但我們走了其他族人怎麼辦?」

岳連霄早想過這個問題。「祖母,我只怕陶梧的人抓了你們兩個來威脅我,至于其他族人,說起來與我們忠靖侯岳家關系都遠了,只是同宗同姓而已,就算抓了他們對我也無甚威脅,甚至因為我們岳莊在地的名聲好,陶梧動作太大還會引起地方百姓及官府的反彈,他們不會自找麻煩去騷擾族人的。」

「祖母,我們走吧!」趙儂突然把心一橫,小臉正氣凜然地開口道︰「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,夫君做的事是舍棄了自己的小家,卻成全了國家,他沒有對不起我們,這事到哪里說出去都是英雄大義,我們只能盡全力支持他,不能拖他後腿!」

劉氏聞言一怔,突然放緩了神情,自嘲地輕笑起來。

「看來我是好日子過久,骨氣都磨沒了,居然還猶豫了……好吧,為免夜長夢多,我們今晚就走!」

子時,岳莊一片漆黑,岳連霄安排了兩輛普通馬車,一輛給趙儂及劉氏,另一輛載著鳶飛魚躍,還有一直服侍劉氏的嬤嬤,他自己則帶了幾名護衛騎馬護在馬車旁。

女眷都換上了細棉襖子,褪去首飾,護衛們則是把軟甲改穿到里層,外層的戎服也換成一般短打加上大棉襖,頂著棉帽,所有武器都不是軍用的規格,就這麼喬裝成了鏢隊,冒著大雪悄然無聲地離開了岳莊。

不得不說這時候下雪雖然拖延了行進的速度,卻也能把他們行走的痕跡全部掩蓋,待到陶梧的人來到岳莊老家抓人,應該也不出來他們究竟從哪個方向離開,而且走了多久。

岳連霄並沒有要帶劉氏及趙儂回京,而是要帶她們直赴永平府。

由太原至直隸最快最直接的方式便是由娘子關出,越過太行山出井徑關,也就是說自太原至娘子關這一段路最是要緊,敵人無論如何都會從這里追蹤而來。

等翻過太行山後就可以不用那麼緊張了,悄悄地越過順天府後,那永平府的知府莊敬強與岳連霄頗有交情,駐守于永平府的永平衛、盧龍衛及東勝左衛的衛指揮使以前還是岳連霄父親的手下。

見到莊敬強後一切就好說了,若是年盛華真要反,他們可以集結永平府甚至河間府的兵力護衛京師,與皇甫晟里應外合,要知道永平府可是有著號稱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,山海關衛的兵力及精銳不容小覷。

因此,開始的路程相當迫切,馬車行得飛快,趙儂看上去柔弱,也整天抱著湯婆子不放,身體卻並無大恙,反倒是平素甚少生病的劉氏,才不過一天的功夫已經是臉色蒼白,不僅茶飯難進,只要清醒著就是頭昏眼花。

于是,劉氏的嬤嬤也坐到了這輛馬車上,一路上皆是趙儂與嬤嬤親侍湯藥,替劉氏按摩翻身,服侍她出恭清理身體等等,誰忙著就由另一個頂替,幾乎不分主僕了。

劉氏吃不下干糧,趙儂便想著辦法弄些熱湯稀粥的,至少讓病人能維持一定的體力,不會更加虛弱。

岳連霄等人不得已略微放慢了速度,夜晚也盡量借宿在民家,避開客棧,四日之後他們終于出了娘子關,進入山區。

這個晚上便不得不露宿了,趁著夕陽還有些微光,岳連霄選擇了一個林間平坦之處,停妥馬車,接著眾人便在四周尋柴禾,岳連霄帶走了兩個人,想看看這冰天雪地有沒有機會掏個兔子洞什麼的。

趙儂也下了馬車準備做飯,雖然護衛及婢女的膳食可以自行解決,但在這種特殊時候她也不想擺什麼侯爺夫人的架子,人手不夠她就幫忙做飯,大家吃什麼她就跟著吃什麼,于是就著現有的材料,趙儂與鳶飛魚躍便忙了起來。

就在外頭熱火朝天的時候,馬車里一直昏睡的劉氏卻是醒了。

車廂里頭昏暗,讓人腦袋更加不清楚,她令嬤嬤將她扶坐起,蓋好毯子,微微揭開了車簾,輕輕吸了一口冰凍的空氣,覺得較為清醒了,就著夕陽的余暉問道︰「什麼時辰了?咱們在什麼地方?」

嬤嬤回道︰「太夫人,早上剛出了娘子關,咱們眼下在半山上,侯爺說今晚歇在這里,山上天暗得快,現在應該申時正左右。」

「阿儂呢?」劉氏與趙儂在岳莊時就益發親近,現在更是視她為親生孫女一樣,所以也隨著岳連霄一起叫她的小名。

「侯爺夫人下去做飯了。」

劉氏一嘆。「這一路還真是多虧她了,我第一眼看見她時,還嫌她柔弱呢!結果柔弱的竟是我自己,還得靠她照顧。」

嬤嬤笑著道︰「候爺親自挑的媳婦兒怎麼會差?」

「是啊!當初連霄說阿儂和我想像的不一樣,我還不信,這不是打臉了嗎?」劉氏很是感慨。「勇敢,堅強,爽朗,還生得漂亮,連霄挑的阿儂比我挑的陳氏要好上太多了。」

當年劉氏就意識到自家戰功太盛,會引起皇帝忌憚,刻意挑了一個默默無聞的恭順侯府做親家,陳氏剛嫁過來時只是有些小家子氣,但生了岳連霄之後可能覺得底氣足了,所有潛藏的本性就顯露出來了,自私刻薄,無理取鬧,直讓劉氏到現在還後悔不已。

不過,沒有陳氏就沒有岳連霄,所以劉氏最後選擇了避讓,把京城留給陳氏獨大,自己躲到老家眼不見為淨。

外頭的夕陽又暗了一點,食物的香氣漸漸傳入馬車,劉氏突然問道︰「今兒個……該是大年三十了?」

嬤嬤算了一下,點了點頭。「太夫人不說奴婢都忘了,的確是大年夜了。」

老人家都特別在意這種節日,劉氏忍不住苦笑起來。「往年這個時候咱們應該在包餃子了,羊肉餡兒的,吃的時候還得沾咱們當地的老陳醋。可是今天這光景,餐風露宿的,別說餃子,連頓團圓飯都吃不上……」

就在兩個老人長吁短嘆的時候,天色完全暗了,鳶飛提著油燈過來要掛在馬車旁,見到劉氏已經醒了,便笑問道︰「太夫人,夫人已經將晚膳做好了,全都是她掌勺的,太夫人可能下得了車一起用膳?」

這倒奇怪,平素為照顧劉氏的身體,膳食都是端到她面前來給她吃,今兒個趙儂竟遣婢女來讓她親自過去,令劉氏百般不解。

不過她倒沒有責怪趙儂不體貼的意思,橫豎在馬車上躺了這麼久,她也想下車活動活動,于是便在嬤嬤與鳶飛的協助下下了馬車,扶著她慢慢行到篝火旁。

此時岳連霄與趙儂早就在篝火旁臨時搭的桌椅坐定,見到劉氏過來了,齊齊起身換扶,替掉了嬤嬤與鳶飛,將人帶到了桌子旁安坐。

劉氏借著火光,這才看清了這一桌子菜,過油肉、糖醋鯉魚、肉片燴雜菜、燒兔頭、花饃,甚至還有一整盤餃子!

「這是……」劉氏簡直傻了眼,難以置信地看向趙儂,在這種條件下,能整出這麼一桌菜,簡直太豐盛了!

趙儂笑咪咪地道︰「今兒個是除夕,就咱們祖孫三人圍爐,當然要做些好菜,這些菜都是跟祖母學的山西口味,肯定沒有祖母做得那樣道地,祖母幫我嘗一嘗吧!」

「你們……怎麼會想要弄這麼一桌?眼下……這不是挺麻煩的?」劉氏確實驚喜,話都有些說不好了。

「除夕吃團圓飯是要除舊布新,驅邪祈福,我們特地準備了這麼一桌就是希望祖母平安康健,去舊晦,迎新春。」岳連霄解釋道。

感受到孫子孫媳的孝心,劉氏眼眶都紅了,要不是她一向好強,愛面子,說不定真會忍不住感動落淚。

「這些材料可是我特地在上山前偷偷買好的!」趙儂有心炒熱氣氛,連忙邀功。「但你只是指南指北然後付帳,東西都是我搬上馬車的。」岳連霄懂她的意思,跟著調笑。

「這燒兔頭可是借宿時,我特地和那家的大娘學的!」趙儂不干示弱。

「兔子是我上山抓的……」

劉氏被小夫妻逗得眼眶都濕了,她別過頭按了按眼角,再轉回來時已是滿臉笑容。「吃吧吃吧!夫妻搭配,干活不累,讓我來嘗嘗看阿儂做晉菜的手藝,得到了我幾分真傳。」

眾人笑著開動,劉氏先夾起一顆餃子,然後在旁邊的蘸碟里沾了沾,放到嘴里一咬,那鮮香多汁的熟悉口味又險些讓她鼻酸。

「這……這是羊肉餡啊!你們居然還帶了咱們家鄉的老陳醋,我方才在車上心心念念的就是這味道,你們有心了,你們有心了。」劉氏想也知道,自己喜歡的口味肯定是岳連霄形容給趙儂听,再由趙儂做出來。

這兩個孩子自個兒煩惱的事都那麼多了,還要替她這老婆子煩惱,如果她再不把身子養好了,那真是辜負他們的用心。

一桌團圓飯雖然只有三個人,卻是吃得無比溫馨,即使在京師里富麗堂皇的忠靖侯府內,擺滿了大圓桌的山珍海味,說不定還會加一兩道皇帝賜的御膳,吃起來都沒有今晚這一桌子菜來得舒心暢快。

吃完了團圓飯,劉氏還是不願意回馬車,她還想多感受一下這難得松快的時光,和大家一起守歲。

趙儂索性叫嬤嬤取來棉被,將劉氏整個人裹起來,為了怕劉氏覺得尷尬,趙儂自己也裹了一身。

「你該不會是怕冷,不好意思自己裹著被子,所以拿祖母做筏子吧?」岳連霄打趣道。

「知道就好你干麼說出來!」趙儂嗔他。

听到這番對話的人全笑了起來。

大伙兒圍著篝火說說笑笑,劉氏一眼望向山腳下,隱隱約約還能看到遠處人家透出的燈火,她不由感嘆道︰「可惜今年的花燈節我們看不到熱鬧了,咱們陽曲縣城里也是有燈會的。」

劉氏轉頭看著並肩而坐的岳連霄趙儂兩口子。「我記得京城那里,花燈節的夜晚街上人山人海,還會有煙花呢!」

趙儂隨即笑道︰「今年的看不到,還有明年呢!只要祖母喜歡,我們年年都能陪著祖母去賞燈看煙花!」

「呵呵,我看過一兩回煙花,後來只嫌它吵,卻是沒興趣了。不過我想我以後會重新開始喜歡看煙花。」劉氏突然若有所思地道。

「為什麼?」趙儂不解地看向了岳連霄,後者也是不明究理。

劉氏幽幽一嘆,「我寧可在京城的天空看到煙花,也不想看到烽煙啊……」

這句話就沉重了,他們今日會在野外克難地過年,不就是怕京城烽煙再起嗎?

所有人都沉默了下來,趙儂見氣氛凝重,便故作輕松地道︰「我們這一趟走得這般辛苦,就是為了撲滅烽煙啊!只要能阻止亂臣賊子的陰謀,到時候我們都是功臣,祖母你可得養好身子,咱們到時候去找阿晟領賞!」

原本因為病體變得有些傷春悲秋的劉氏,被這麼一插科打渾驀然笑了。「是啊,我們都是功臣,阿晟要是不賞我們,我打他!」

一句話就化解了壓抑的氣氛,岳連霄也淡淡笑了起來,手悄悄地模進棉被,握住了趙儂的小手,他的解語花。

這是他過得最狼狽的年,卻也是最感動的年。